跳至主要內容

支援港企 拓展商機

「香港製造」四字享負盛名,對用家是優質保證,對商家則可以是商機。   荃灣一間食品代工廠主要生產朱古力和烘焙產品,不以自家品牌銷售,而是為不同客戶、品牌調配產品配方,提供研發、設計、生產、包裝,以至送貨的一條龍產品製造服務。   香港製造  廣受歡迎   「香港製造的產品在內地有一定名氣。」謝宗熹是代工廠的高級市場營銷主任,他說:「為購買香港製造的產品,很多客戶願意花費更多。」   「而且香港人的口味與廣東人、甚至粵港澳大灣區人民的口味相近,例如香港的奶黃月餅,在內地很受歡迎。」   覷準「香港製造」的潛力,代工廠冀吸納內地、大灣區客戶,為他們生產香港製造的產品。   資金往往是企業開拓業務的一大考慮。   為拓展市場,代工廠需要在內地聘請員工並加以推廣,也須購置旋轉焗爐以增加烘焙產品的產能,以便接到大量內地訂單時可適時供貨,得悉特區政府推出的一項基金可以支援公司發展,於是遞交申請。   專項基金  助拓市場   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BUD專項基金)2012年由政府注資設立,協助企業拓展市場、衝出香港。   基金資助企業拓展業務的地域最初只覆蓋內地市場,現已擴大至37個經濟體,其中,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澳洲等較受歡迎。   成功申請的企業可利用資助購買機器、招聘人手,也可在目標地點推廣業務。   食品代工廠行政部經理黃秀媚指出,遞交申請前,公司需要撰寫建議書,闡述如何在內地發展,也要提交財務報表、報價單、公司運作證明等。   覓新客戶  擴銷售面   受惠於基金,代工廠得以提高產能,更透過展覽等方式接觸到更多內地客戶,令銷售面更廣。   BUD專項基金推出11年,廣受企業歡迎,加上經濟環境轉變,政府多次向基金注資,每間企業可獲得的累計資助上限也由最初50萬元,逐步提升至現時的700萬元。   生產力促進局是專項基金的執行機構,截至2月底已批核約5,700宗申請,涉及約34億元資助,受惠企業約4,100間。   該局首席營運總監林芷君指出,受新冠疫情影響,專項基金過去兩年的申請數量輕微下跌,現已復常,近月收到的申請更有所上升。   方便申請  快捷審批   生產力局定期舉辦簡介會協助企業申請,早前更推出「資助易」平台及流動應用程式,提供一站式服務,如果文件齊備,最快60天可完成審批。   專項基金的審批原則包括項目是否有助拓展當地業務、有否實質拓展業務的措施、能否提升企業競爭優勢、預算是否清晰合理,而項目應具有實質成果,以便監察進度和評估成效。   所有在香港登記並在香港有實質業務運作的非上市企業均符合申請資格。受資助企業須定期提交進度報告和審計帳目,生產力局也會抽樣實地審查,以防資助遭濫用。
http://dlvr.it/Snfkrv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4月通脹1.3%

政府統計處公布,4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1.3%,較3月1.7%的升幅為低;剔除政府單次紓困措施影響,基本通脹率為1.6%,低於3月份的1.7%升幅。   各類消費項目中,基本食品、衣履、外出用膳及外賣、交通、煙酒、雜項服務、耐用物品、雜項物品和水電燃氣的價格上升;住屋的價格則下跌。   政府表示,新鮮蔬菜供應轉趨穩定,令基本食品價格升幅放緩,而外出用膳及外賣價格的升幅則隨着本地疫情退減而加快。能源相關項目的價格繼續錄得顯著升幅。   展望將來,許多主要經濟體的通脹高企,預期會為外圍價格繼續帶來壓力。不過,因本地成本壓力仍然大致輕微,通脹在短期內應維持溫和。  http://dlvr.it/SQxxBg

精準抗疫 邁向經濟復常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新一屆政府以精準抗疫為原則,希望有效控制疫情風險,同時便利回港人士和旅客,讓涉外經濟活動重拾動力,並致力讓香港進一步邁向商貿開放與經濟復常。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8月16日出席2021年香港名牌選舉、香港服務名牌選舉、香港新星品牌選舉暨香港新星服務品牌選舉頒獎典禮的致辭:   史立德會長(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陳國民主席(香港品牌發展局主席)、各位台上的主禮嘉賓、各位政府同事、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很高興和榮幸出席今晚的2021年品牌選舉頒獎典禮。典禮受疫情影響,延期到今晚舉行,但從現場的盛況可見,疫情完全無礙大家共襄盛舉的熱忱!   首先,我在此衷心祝賀今日獲獎的企業和傑出的企業家。它們來自各行各業,都是憑着自身紮實經營、把握市場機會、不斷精益求精,經過嚴格審核、脫穎而出獲得嘉許,絕對是實至名歸。我知道當中不少是中小企品牌,這確實令我們感到特別欣慰和鼓舞。   我亦十分感謝中華廠商會和品牌發展局多年來透過品牌選舉以及不同的活動,致力提升本地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增進香港企業在海內外市場的知名度,成就了眾多傑出的香港品牌。   過去兩年多的新冠疫情,對本港的企業,尤其是中小企,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壓力。受疫情和外圍政經環境惡化影響,上周我們再下調全年的經濟增長預測,顯示今年香港的經濟正面對較大挑戰,企業的經營和發展備受考驗。   新一屆特區政府上任之後,堅持以科學為本、精準抗疫為原則,務求以最低的社會成本達致最大的防疫效益。上周五剛實施的「3+4」檢疫安排,就是希望在有效控制疫情風險的同時,便利回港人士和旅客,讓涉外的經濟活動重拾動力。我們亦正全力籌備於今年11月初舉行的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以及盡力促成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在同月舉行,這些標誌性的實體項目,讓我們朝着商貿開放與經濟復常再走近一步,同時激活香港與國際間的聯繫和互動,重新擦亮香港這個國際知名品牌。   此外,在經濟面對較大下行壓力之際,我們今年分兩階段向市民發放消費券,希望刺激消費市道,支持企業經營,穩經濟、保就業。消費券同時推動電子支付更為普及,為企業經營和新的商業模式創造空間和機會。   跨越眼前挑戰,香港的企業和品牌的發展前景仍然是相當亮麗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就希望香港不斷增強發展動能,包括要主動對接《十四五規劃綱要》、

特區成立25周年紀念郵票發行

香港郵政下月1日發售以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和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香港25周年為題的紀念郵票及相關郵品。   香港特區成立25周年,香港郵政發行一套四枚紀念郵票、一張小全張和相關集郵品。郵票展示香港實施《香港國安法》及完善選舉制度後回到「一國兩制」的正確軌道,亦帶出教育學生國民身分認同,以及在《十四五規劃綱要》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帶動下,香港將更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年輕人和企業帶來龐大發展機遇。   香港郵政並為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25周年發行郵票小型張。解放軍駐港部隊堅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駐軍法》和《香港國安法》,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及發展利益,是維護香港繁榮穩定重要基石。    有關兩套紀念郵票及相關郵品和正式首日封發售詳情,可參閱香港郵政網頁。 全線37間集郵局下月1日上午9時至下午2時為所有首日封、紀念封、註明首日字樣和本地地址自製封,提供即時人手蓋印服務。 http://dlvr.it/SSPh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