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陳茂波:職專訓練有更大發展空間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誌撰文,指培育人才和多元出路是支持本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涵。香港必須加強培訓本地人才,特別是提升跨領域技能的職前及在職培訓,為年輕人提供更多機會和幫助,並為希望透過學習新技能、提升競爭力和收入的人士提供更多上進的選擇。   他指,職專教育及多元培訓有助增強整體勞動力的水平和學習能力,也有利於提升生產力。職業訓練平台可讓學員、僱主、潛在客戶和市場更好對接和合作,在香港推動經濟轉型並朝高質量發展之際,職專學習和訓練絕對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5月21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從古代的詩詞歌賦,到今天的報刊專欄,以至網紅視頻,不難發現飲食文化是當中一個歷久常新的話題,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歷史的變遷、經濟面貌的演化、人民風俗和生活習慣,飲食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即使是泡一杯茶、煮一道麵食,古今中外的製法往往各有特色。可以說,了解一個地方的飲食其實也是在了解當地的文化、經濟和歷史。   飲食文化的發展,更是和自然資源、氣候地理、經濟活動與水平等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中國人常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簡單點出了人類始終依靠大地母親的餽贈;一個地方的飲食文化,體現了其經濟、社會和人文特質。在現代經濟體系裏,飲食是重要的服務業環節,和貿易、零售及旅遊等相互連動,整個產業鏈包括了耕種養殖、食材採購、運輸物流、餐飲服務和營銷推廣。豐富、具特色的飲食文化體驗,往往可以帶動本地的消費和出行,也可以刺激產品出口和旅客來訪。香港素有「美食之都」的美譽,美食經濟絕對是香港的機遇,特別是可以為年青人提供更多符合志趣的發展機會。   最近我訪問了香港職業訓練局轄下的中華廚藝學院和國際廚藝學院,對此有着更深刻的感受。學員們不管是在介紹別致的朱古力製作和手拉糖工藝,又或是講解不同的花茶與菜式配搭時,我都能感受到他們對烹調藝術以至投身這個行業的濃厚興趣和熱誠。他們都抱持虛心學習、踏實練習、精益求精的求學和做事態度,難怪年紀輕輕便在業界國際比賽中屢獲佳績,不少學員更在畢業前更獲僱主聘用。兩個廚藝學院與餐飲業界保持着緊密的聯繫和協作,不少大師級主廚和米芝蓮餐廳的名廚(包括訪港的國際名廚),都曾獲邀到學院示範、與師生們交流,部分更擔任學院的顧問。學院還安排學生到內地及海外實習,除了豐富學員的學習和歷練外,也可望激發更多中外廚藝的交流與揉合,為香港美食之都培訓更多跨文化的人才,讓我們的飲食文化更豐富多彩。   「開心香港」系列的活動,職業訓練局是積極響應的支持機構之一。不論是在啟動禮上示範麵條製作、在美食市集內營辦試食攤位,又或是將於10月份舉行的「玩轉技能」嘉年華,學員們都踴躍參與其中,在美食體驗、時裝表演、智能運動、文創活動等領域與市民一起分享他們的創作和樂趣。   職業訓練局是本港最具規模的職業專才教育機構,每年為約20萬名學員提供職前和在職訓練,頒發國際認可的學歷資格。轄下除了廚藝學院,還有酒店旅遊、設計、海事訓練等多元化的主題學院。我在過去多份的財政預算案中都有撥出資源,提升和加強本港優質的職業專才教育培訓,覆蓋餐飲、建造、護理、文化創意、時裝設計等範疇,並將職業教育和就業支援先導計劃恒常化,讓學員可透過計劃以「邊學邊賺」模式接受學徒培訓並獲發工資,並在完成培訓後取得證書、文憑或高級文憑的資歷。截至去年2月,超過7,600名學員及約550名僱主參與上述的職學計劃,涉及的行業包括工程及相關技術、汽車業、設計業、珠寶及創意產業、檢測及認證業、醫務中心營運等。   人才的培育和多元出路,是支持本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涵,除了讓年輕人能實踐自我、發揮潛能外,更同時匯聚大家的創造力和拼勁為不同經濟環節增添新力量。充裕的人才供應是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關鍵,加強人才培育、提升整體勞動力的技能水平更是維持生產力和創造力的根本。人工智能、大數據和機械人等的科技變革,雖然衝擊着傳統工序和職位,但另一方面也帶來新機會。我們必須加強培訓本地人才,特別是提升跨領域技能的職前及在職培訓,為有志尋索新方向、邁進新賽道的年輕人提供更多機會及幫助;也為希望透過學習新技能、提升競爭力和收入的人士提供更多上進的選擇。職專教育及多元培訓,有助增強整體勞動力的水平和學習能力,也有利於生產力的提升。職業訓練平台可讓學員、僱主、潛在客戶及市場更好對接和合作,在香港推動經濟轉型並朝高質量發展之際,職專學習和訓練絕對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http://dlvr.it/SpMy3j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4月通脹1.3%

政府統計處公布,4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1.3%,較3月1.7%的升幅為低;剔除政府單次紓困措施影響,基本通脹率為1.6%,低於3月份的1.7%升幅。   各類消費項目中,基本食品、衣履、外出用膳及外賣、交通、煙酒、雜項服務、耐用物品、雜項物品和水電燃氣的價格上升;住屋的價格則下跌。   政府表示,新鮮蔬菜供應轉趨穩定,令基本食品價格升幅放緩,而外出用膳及外賣價格的升幅則隨着本地疫情退減而加快。能源相關項目的價格繼續錄得顯著升幅。   展望將來,許多主要經濟體的通脹高企,預期會為外圍價格繼續帶來壓力。不過,因本地成本壓力仍然大致輕微,通脹在短期內應維持溫和。  http://dlvr.it/SQxxBg

精準抗疫 邁向經濟復常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新一屆政府以精準抗疫為原則,希望有效控制疫情風險,同時便利回港人士和旅客,讓涉外經濟活動重拾動力,並致力讓香港進一步邁向商貿開放與經濟復常。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8月16日出席2021年香港名牌選舉、香港服務名牌選舉、香港新星品牌選舉暨香港新星服務品牌選舉頒獎典禮的致辭:   史立德會長(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陳國民主席(香港品牌發展局主席)、各位台上的主禮嘉賓、各位政府同事、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很高興和榮幸出席今晚的2021年品牌選舉頒獎典禮。典禮受疫情影響,延期到今晚舉行,但從現場的盛況可見,疫情完全無礙大家共襄盛舉的熱忱!   首先,我在此衷心祝賀今日獲獎的企業和傑出的企業家。它們來自各行各業,都是憑着自身紮實經營、把握市場機會、不斷精益求精,經過嚴格審核、脫穎而出獲得嘉許,絕對是實至名歸。我知道當中不少是中小企品牌,這確實令我們感到特別欣慰和鼓舞。   我亦十分感謝中華廠商會和品牌發展局多年來透過品牌選舉以及不同的活動,致力提升本地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增進香港企業在海內外市場的知名度,成就了眾多傑出的香港品牌。   過去兩年多的新冠疫情,對本港的企業,尤其是中小企,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壓力。受疫情和外圍政經環境惡化影響,上周我們再下調全年的經濟增長預測,顯示今年香港的經濟正面對較大挑戰,企業的經營和發展備受考驗。   新一屆特區政府上任之後,堅持以科學為本、精準抗疫為原則,務求以最低的社會成本達致最大的防疫效益。上周五剛實施的「3+4」檢疫安排,就是希望在有效控制疫情風險的同時,便利回港人士和旅客,讓涉外的經濟活動重拾動力。我們亦正全力籌備於今年11月初舉行的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以及盡力促成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在同月舉行,這些標誌性的實體項目,讓我們朝着商貿開放與經濟復常再走近一步,同時激活香港與國際間的聯繫和互動,重新擦亮香港這個國際知名品牌。   此外,在經濟面對較大下行壓力之際,我們今年分兩階段向市民發放消費券,希望刺激消費市道,支持企業經營,穩經濟、保就業。消費券同時推動電子支付更為普及,為企業經營和新的商業模式創造空間和機會。   跨越眼前挑戰,香港的企業和品牌的發展前景仍然是相當亮麗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就希望香港不斷增強發展動能,包括要主動對接《十四五規劃綱要》、

特區成立25周年紀念郵票發行

香港郵政下月1日發售以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和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香港25周年為題的紀念郵票及相關郵品。   香港特區成立25周年,香港郵政發行一套四枚紀念郵票、一張小全張和相關集郵品。郵票展示香港實施《香港國安法》及完善選舉制度後回到「一國兩制」的正確軌道,亦帶出教育學生國民身分認同,以及在《十四五規劃綱要》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帶動下,香港將更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年輕人和企業帶來龐大發展機遇。   香港郵政並為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25周年發行郵票小型張。解放軍駐港部隊堅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駐軍法》和《香港國安法》,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及發展利益,是維護香港繁榮穩定重要基石。    有關兩套紀念郵票及相關郵品和正式首日封發售詳情,可參閱香港郵政網頁。 全線37間集郵局下月1日上午9時至下午2時為所有首日封、紀念封、註明首日字樣和本地地址自製封,提供即時人手蓋印服務。 http://dlvr.it/SSPh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