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許正宇網誌談外訪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在網誌概述早前外訪行程。他指,選擇到訪比利時布魯塞爾和英國倫敦各有原因。布魯塞爾既是首都,又是歐盟多個部門及行政機關的總部所在,在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方面,香港與歐盟擁有共同的願景和目標。   至於倫敦,除了因為香港與英國經貿往來密切,也因為兩地都正為發展虛擬資產行業構建可持續的監管體系。許正宇在英國接觸不少曾在港工作和生活的專業人士,他們都對香港的前景深具信心,更認同香港作為國家最國際化城市的獨特優勢,期望本港結合大灣區的機遇,繼續鞏固及提升國際金融和商業中心地位。   許正宇5月會到訪韓國仁川,參加亞洲開發銀行舉辦的年會。   以下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4月23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隨着香港正全面走向經濟復蘇,財庫局推動金融市場發展策略之一可總結為「請進來 走出去 推動發展無間距」。我們剛於3月底成功舉辦了「裕澤香江」高峰論壇,匯聚全球超過百位家族決策人及其專業團隊,並發表了《有關香港發展家族辦公室業務的政策宣言》,以八項具針對性的政策措施推動香港家族辦公室業務發展。繼把全球財富擁有人請進來,我和團隊馬上走出去,到訪比利時布魯塞爾和英國倫敦,親身向國際市場說好香港金融故事。   選擇到布魯塞爾及倫敦各有原因。布魯塞爾既是比利時首都,又是歐洲的行政中心,歐盟多個部門及行政機關總部皆設於此。我此行特別會見了歐盟委員會稅務與海關同盟總司(直接稅、稅務協調、經濟分析及評估)司長Benjamin Angel,重申香港致力秉持國際稅務規定,反對跨境避稅,並與歐盟緊密合作,應對損害性稅務行為的決心。關於今年1月起在香港生效的外地收入豁免徵稅機制,我欣悉歐盟確認新機制完全符合他們在股息、利息和知識產權收入方面的要求。   在我們要重點發展的綠色及可持續金融方面,香港與歐盟有着共同的願景和目標。歐盟推出了名為Fit for 55的一系列建議,目標是修改或更新相關法例及推出新措施,於2030年前減少最少55%碳排放,以符合歐洲理事會及歐洲議會有關氣候變化的目標。香港亦已訂下2035年前減排50%,並於2050年前達致碳中和的目標。香港和歐盟要在綠色轉型的發展上取得實際成果,綠色及可持續金融市場提供的資本可謂必不可少,雙方的合作空間及潛力非常巨大。   香港與英國則一直以來有着緊密的經貿往來。在金融科技上我們都正為發展虛擬資產行業構建一套可持續的監管體系。英國財政部早前公布諮詢文件,就虛擬資產的各項業務活動,包括交易、託管及借貸等提出建議,將這些業務活動納入金融服務的監管範圍,力求推動創新及提供監管明確性。我們也於去年10月金融科技周首天公布了《有關虛擬資產在港發展的政策宣言》,未來可共同探索為全球虛擬資產業開拓持續創新的發展之路。   為說好香港的金融故事,我在英國香港工商協會舉辦的午宴上分享了代表香港金融優勢的ABCDE,即Asia、Business as usual、Connectivity、Digitalisation及ESG如下:   Asia:亞洲經濟在疫後將加快增長。世界銀行預測2023年東亞及太平洋地區將受惠於內地經濟加速增長,整體的經濟增長將由去年的3.5%上升至今年的5.1%。香港作為亞洲區內的國際都會,將可連通英國和歐洲,抓緊當中機遇。   Business as usual:香港已全面踏上復常之路,重新與全球對接。「一國兩制」的獨有優勢將繼續為環球企業及人才帶來機會。   Connectivity:內地與香港建立了各項開創性的金融互聯互通項目,我們亦是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各項具體的金融發展措施,例如快將推出的人民幣股票交易櫃檯等,都將增加我們的市場廣度和深度。   Digitalisation:香港擁有發展金融科技的絕佳生態圈,我們亦已在政策及監管制度上準備好迎接虛擬資產及Web 3的可持續及有序發展。   ESG:香港已經是領先的綠色及可持續金融樞紐,我們亦推出了各項計劃,資助和鼓勵企業積極參與綠色金融活動和培育專才。   在訪問英國期間,我接觸了很多當地金融和工商專業人士,其中不少都在香港有過工作和生活體驗,更在這座城市找到成功座標。他們都對香港的社會經濟發展和前景深具信心,更特別認同香港作為我們國家最國際化城市的獨特優勢,期望我們結合大灣區的機遇,繼續鞏固及提升國際金融和商業中心的地位。   近日13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來港,在主題演講中強調香港是孕育機遇與財富的熱土和天堂,來自世界各地的投資者在這裏創造了一個個奇跡。就此,我深受鼓舞並將繼續外訪,在更大範圍說好香港的金融故事。下一站將會是韓國仁川,參加亞洲開發銀行5月在當地舉辦的年會,在這多邊合作平台與來自全球的參與者就Rebounding Asia: Recover, Reconnect & Reform這主題作深入交流,繼續推廣香港的金融優勢。
http://dlvr.it/Smz9Br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4月通脹1.3%

政府統計處公布,4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1.3%,較3月1.7%的升幅為低;剔除政府單次紓困措施影響,基本通脹率為1.6%,低於3月份的1.7%升幅。   各類消費項目中,基本食品、衣履、外出用膳及外賣、交通、煙酒、雜項服務、耐用物品、雜項物品和水電燃氣的價格上升;住屋的價格則下跌。   政府表示,新鮮蔬菜供應轉趨穩定,令基本食品價格升幅放緩,而外出用膳及外賣價格的升幅則隨着本地疫情退減而加快。能源相關項目的價格繼續錄得顯著升幅。   展望將來,許多主要經濟體的通脹高企,預期會為外圍價格繼續帶來壓力。不過,因本地成本壓力仍然大致輕微,通脹在短期內應維持溫和。  http://dlvr.it/SQxxBg

精準抗疫 邁向經濟復常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新一屆政府以精準抗疫為原則,希望有效控制疫情風險,同時便利回港人士和旅客,讓涉外經濟活動重拾動力,並致力讓香港進一步邁向商貿開放與經濟復常。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8月16日出席2021年香港名牌選舉、香港服務名牌選舉、香港新星品牌選舉暨香港新星服務品牌選舉頒獎典禮的致辭:   史立德會長(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陳國民主席(香港品牌發展局主席)、各位台上的主禮嘉賓、各位政府同事、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很高興和榮幸出席今晚的2021年品牌選舉頒獎典禮。典禮受疫情影響,延期到今晚舉行,但從現場的盛況可見,疫情完全無礙大家共襄盛舉的熱忱!   首先,我在此衷心祝賀今日獲獎的企業和傑出的企業家。它們來自各行各業,都是憑着自身紮實經營、把握市場機會、不斷精益求精,經過嚴格審核、脫穎而出獲得嘉許,絕對是實至名歸。我知道當中不少是中小企品牌,這確實令我們感到特別欣慰和鼓舞。   我亦十分感謝中華廠商會和品牌發展局多年來透過品牌選舉以及不同的活動,致力提升本地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增進香港企業在海內外市場的知名度,成就了眾多傑出的香港品牌。   過去兩年多的新冠疫情,對本港的企業,尤其是中小企,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壓力。受疫情和外圍政經環境惡化影響,上周我們再下調全年的經濟增長預測,顯示今年香港的經濟正面對較大挑戰,企業的經營和發展備受考驗。   新一屆特區政府上任之後,堅持以科學為本、精準抗疫為原則,務求以最低的社會成本達致最大的防疫效益。上周五剛實施的「3+4」檢疫安排,就是希望在有效控制疫情風險的同時,便利回港人士和旅客,讓涉外的經濟活動重拾動力。我們亦正全力籌備於今年11月初舉行的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以及盡力促成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在同月舉行,這些標誌性的實體項目,讓我們朝着商貿開放與經濟復常再走近一步,同時激活香港與國際間的聯繫和互動,重新擦亮香港這個國際知名品牌。   此外,在經濟面對較大下行壓力之際,我們今年分兩階段向市民發放消費券,希望刺激消費市道,支持企業經營,穩經濟、保就業。消費券同時推動電子支付更為普及,為企業經營和新的商業模式創造空間和機會。   跨越眼前挑戰,香港的企業和品牌的發展前景仍然是相當亮麗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就希望香港不斷增強發展動能,包括要主動對接《十四五規劃綱要》、

特區成立25周年紀念郵票發行

香港郵政下月1日發售以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和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香港25周年為題的紀念郵票及相關郵品。   香港特區成立25周年,香港郵政發行一套四枚紀念郵票、一張小全張和相關集郵品。郵票展示香港實施《香港國安法》及完善選舉制度後回到「一國兩制」的正確軌道,亦帶出教育學生國民身分認同,以及在《十四五規劃綱要》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帶動下,香港將更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年輕人和企業帶來龐大發展機遇。   香港郵政並為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25周年發行郵票小型張。解放軍駐港部隊堅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駐軍法》和《香港國安法》,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及發展利益,是維護香港繁榮穩定重要基石。    有關兩套紀念郵票及相關郵品和正式首日封發售詳情,可參閱香港郵政網頁。 全線37間集郵局下月1日上午9時至下午2時為所有首日封、紀念封、註明首日字樣和本地地址自製封,提供即時人手蓋印服務。 http://dlvr.it/SSPh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