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國泰與有光科技合作推出先進對話式AI 提升數碼客戶體驗

國泰一直致力開發新科技,為客戶在日常生活、旅途上及不同數碼渠道提供多項選擇,帶動他們在人生旅途上一路前行。近年引進的新科技包括AI聊天機器人,讓乘客和貨運客戶查詢航班狀態、更改訂位和網上購物時,能夠即時收到回覆。

國泰就對話式AI制訂發展藍圖,致力利用最先進的語言AI技術進一步優化顧客的數碼體驗。是次與有光科技合作開發的全新對話式AI,將有效提高其聊天機器人的工作效率,針對客戶查詢提供更精準的回覆。

隨著旅遊需求回升,國泰預計客戶服務的通話和聊天流量將有所增加。其中,就計劃疫情後的旅遊查詢更於過去數月內迅速增長。另外,國泰留意到客戶溝通模式上的轉變,相比傳統的客戶服務熱線,客戶現時傾向轉用WhatsApp和微信等數碼渠道,以獲得即時回覆。隨著國泰繼續恢復更多航班運力,其數碼渠道最近幾個月的使用率每月增長達10%至20%。

要構建一個能為客戶提供卓越數碼體驗的AI聊天機器人,最重要也是最具挑戰性的任務是需要收集大量高質數據訓練及調教聊天機器人,以便它能夠理解客戶發問的內容和原因,並給予適當的回覆。這類訓練通常非常耗時和昂貴,並需要專人擔任「AI訓練師」(AI Trainer)細閱歷史數據及與客戶的互動,再人手提取、清理和注釋適用的數據,將其回饋給聊天機器人進行學習。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國泰和有光科技開發市場上首個「對話式AI訓練平台」(訓練平台),成功利用AI技術訓練聊天機器人。訓練平台利用Callinter(有光科技產品)分析機器人與客戶的所有互動,包括語音通話、即時聊天、微信和WhatsApp對話,自動將這些數據分成不同類別作進一步處理,及由專人批核後,交由聊天機器人學習。

國泰預期新系統能將訓練聊天機器人所需的時間縮短一半,意味著四至六周的常規學習週期將縮短至一至兩周。另外,平台能夠收集更多訓練數據,並提高其探索新領域的能力,有助提升聊天機器人回覆的準確性。

國泰數碼及資訊科技總監方逸翔表示:「國泰植根香港超過七十年,一直致力支持有光科技等本地科技初創公司共同創新,提高我們的數碼領導力,從而實現我們成為全球最佳服務品牌之一的願景。今次開發對話式AI技術是我們與初創公司攜手合作,發展互利的合作關係,並為客戶帶來利益和優質服務的最新例子。」

有光科技聯合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溫豪夫博士表示:「有光科技是一家本土AI公司,成立的使命是為客戶提供最好的多語言AI技術,以產生商業價值。我們與國泰的合作始於2019年香港科技園公司的推介。過去幾年裡,我們很榮幸地得到國泰的委託,參與執行公司的對話式AI戰略。此次成功的合作充分展示了香港蓬勃發展的創新和科技生態系統。」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4月通脹1.3%

政府統計處公布,4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1.3%,較3月1.7%的升幅為低;剔除政府單次紓困措施影響,基本通脹率為1.6%,低於3月份的1.7%升幅。   各類消費項目中,基本食品、衣履、外出用膳及外賣、交通、煙酒、雜項服務、耐用物品、雜項物品和水電燃氣的價格上升;住屋的價格則下跌。   政府表示,新鮮蔬菜供應轉趨穩定,令基本食品價格升幅放緩,而外出用膳及外賣價格的升幅則隨着本地疫情退減而加快。能源相關項目的價格繼續錄得顯著升幅。   展望將來,許多主要經濟體的通脹高企,預期會為外圍價格繼續帶來壓力。不過,因本地成本壓力仍然大致輕微,通脹在短期內應維持溫和。  http://dlvr.it/SQxxBg

精準抗疫 邁向經濟復常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新一屆政府以精準抗疫為原則,希望有效控制疫情風險,同時便利回港人士和旅客,讓涉外經濟活動重拾動力,並致力讓香港進一步邁向商貿開放與經濟復常。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8月16日出席2021年香港名牌選舉、香港服務名牌選舉、香港新星品牌選舉暨香港新星服務品牌選舉頒獎典禮的致辭:   史立德會長(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陳國民主席(香港品牌發展局主席)、各位台上的主禮嘉賓、各位政府同事、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很高興和榮幸出席今晚的2021年品牌選舉頒獎典禮。典禮受疫情影響,延期到今晚舉行,但從現場的盛況可見,疫情完全無礙大家共襄盛舉的熱忱!   首先,我在此衷心祝賀今日獲獎的企業和傑出的企業家。它們來自各行各業,都是憑着自身紮實經營、把握市場機會、不斷精益求精,經過嚴格審核、脫穎而出獲得嘉許,絕對是實至名歸。我知道當中不少是中小企品牌,這確實令我們感到特別欣慰和鼓舞。   我亦十分感謝中華廠商會和品牌發展局多年來透過品牌選舉以及不同的活動,致力提升本地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增進香港企業在海內外市場的知名度,成就了眾多傑出的香港品牌。   過去兩年多的新冠疫情,對本港的企業,尤其是中小企,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壓力。受疫情和外圍政經環境惡化影響,上周我們再下調全年的經濟增長預測,顯示今年香港的經濟正面對較大挑戰,企業的經營和發展備受考驗。   新一屆特區政府上任之後,堅持以科學為本、精準抗疫為原則,務求以最低的社會成本達致最大的防疫效益。上周五剛實施的「3+4」檢疫安排,就是希望在有效控制疫情風險的同時,便利回港人士和旅客,讓涉外的經濟活動重拾動力。我們亦正全力籌備於今年11月初舉行的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以及盡力促成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在同月舉行,這些標誌性的實體項目,讓我們朝着商貿開放與經濟復常再走近一步,同時激活香港與國際間的聯繫和互動,重新擦亮香港這個國際知名品牌。   此外,在經濟面對較大下行壓力之際,我們今年分兩階段向市民發放消費券,希望刺激消費市道,支持企業經營,穩經濟、保就業。消費券同時推動電子支付更為普及,為企業經營和新的商業模式創造空間和機會。   跨越眼前挑戰,香港的企業和品牌的發展前景仍然是相當亮麗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就希望香港不斷增強發展動能,包括要主動對接《十四五規劃綱要》、

做好風險管理 經濟可望回穩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誌撰文表示,雖然政府下調全年經濟預測,但公眾無須對經濟走勢太悲觀,只要疫情穩步受控,本港經濟可望回穩甚至稍有增長。 政府發放兩期消費券,預料可為經濟帶來1.2個百分點的提振作用,而隨着社交距離措施逐步放寬,失業率可望改善。   對於美國加息,陳茂波說難免會影響全球資金流向、資產價格甚至經濟活動,也增添企業和市民的貸款利息負擔。不過,市場不斷調整預期,已逐漸消化較快加息的風險,只要做好風險管理和應變預案,保持警惕、持盈保泰、隨機應變,香港經濟即使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下也能穩定前行。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5月15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打擊了今年頭幾個月的經濟表現,支持經濟的三頭馬車---出口、私人消費及固定投資表現均欠佳,令今年首季經濟收縮4%,中斷了之前四季的增長勢頭。受疫情影響,預計4月份的經濟數據仍然偏弱,經過最近的定期覆檢,我們決定將本港全年經濟增長的預測由原來的2%至3.5%,下調到1%至2%。這意味本港本地生產總值在2021年增長6.3%後,復蘇的動力比預期還要疲弱。除了疫情的打擊,中美關係張力持續、國際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外圍通脹升溫及加息趨勢,都困擾着全球以至本港的經濟前景。   本周將發表的失業率是2至4月份數字,期內仍反映着疫情高峰期的狀況,故可以預期數字將進一步惡化。但是,過去這一個多月疫情逐步受控,社交距離措施亦分階段放寬,向前看的話,只要疫情持續回穩,失業率可望見底及漸有改善。   回看過去幾年失業率數字的變化,粗略地概括,2020年可說是三級跳,由3.4%起步,一年內呈「3、4、5、6」升勢,失業率在年底攀升至6.6%;2021年則是「7、6、5、4」的三級降形態,年初曾高見7.2%,年底回落到4%。踏進2022年,卻因上述因素在數個月內已經跳升至超過5%。   這趨勢也許能帶給我們一些啟示:要對問題的成因和結構有所了解,既要看眼前的數字,更要看趨勢及影響其變化的原因,才能對前景具有預視力並作出適當的應變。   綜合而言,在全年經濟預測下調、失業率仍趨升,以及資金逐步外流的形勢下,我們應如何評估今年餘下時間的經濟走勢呢?其實,大家亦無須太悲觀,只要疫情穩步受控、穩住信心,本港經濟可望回穩及稍有增長。雖然我們難以控制外圍環境的變化,但只要做好風險管控及自身的工作,壓力和